為您找到與深圳標簽相關結果 362篇
深圳數字產業規模全國第一
近年來,深圳市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,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口徑,2020年,深圳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8446.6億元,占全市GDP比重30.5%,總量和比重都位居全國第一。從細分領域看,深圳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2.2萬億元,約占全國1/5,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,擁有21家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;軟件業務收入約占全國1/10,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,擁有11家全國軟件百強企業。
深圳龍華區在全市率先推“免申即享服務廳”智能化應用場景
日前龍華區在“數字龍華、都市核心”建設理念上,在全市率先推出“免申即享服務廳”和“政務1廳”兩個智能化應用場景之一。
深圳率先建立個人破產信息共享和公示機制,助力優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
為進一步推進個人破產制度試點改革向縱深發展,高質量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,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,深圳市破產事務管理署會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、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印發了《關于建立破產信息共享與狀態公示機制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稱《實施意見》),在全國率先建立個人破產信息共享和公示機制,推動個人破產與社會信用體系聯動,為個人破產制度“行穩致遠”保駕護航。
深圳大鵬新區出新政 百項改革措施優化營商環境
日前,大鵬新區發布了《深圳市大鵬新區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》(以下簡稱《任務清單》)。
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允許個人破產的城市
深圳穩步推進法規規章的立改廢釋工作,新制定法規17部,修改10部,作出法規性決定1項,廢止法規4部,26個改革事項已納入相關法規。掛牌成立全國首家個人破產事務管理機構,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允許個人破產的城市。發布全國首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制度體系。
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上線3年 接入企業超3.2萬家
8月10日,區塊鏈電子發票迎來在深圳落地的三周年。深圳市稅務局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累計開票超5800萬張,日均開票超12萬張,累計開票金額近800億元,覆蓋零售、餐飲、交通、房地產、醫療、互聯網等百余行業領域,接入企業超3.2萬家。
《深圳市首席數據官制度試點實施方案》解讀
為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》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〈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試點方案〉的通知》等文件要求,加快推進我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,省政府辦公廳近期印發《廣東省首席數據官制度試點工作方案》,選取了省公安廳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、自然資源廳、生態環境廳、醫保局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6個省直部門以及廣州、深圳等10個地市,要求試點地區結合實際,各選取不少于3個縣(市、區)、5個市級部門分級開展相關工作,先行先試,強化跨部門、跨層級、跨領域統籌協同機制,為全面落實首席數據官制度積累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。
深圳稅務:努力跑出數字化 轉型“加速度”
近年來,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,數字政務、數字支付讓衣食住行實現了“數據多跑路,百姓少跑腿”;大數據智能推送讓人們驚覺“算法比自己更了解自己”;5G網絡的覆蓋讓醫療、教育資源邁向“智慧共享”,城鄉之間的“數字鴻溝”越縮越小……數字技術使工作和生活模式不斷更新,也深刻地影響著政府治理的方方面面。
深圳辦稅“一次都不用跑”
全程掌上辦、全程無紙化、全程線上交互,深圳辦稅實現從“最多跑一次”到“一次都不用跑”,且辦理時長僅需3分鐘左右,平均等待時長為2分鐘。深圳市稅務局以“學史力行”為落腳點,推出以“辦好一批民生‘微’實事,開展十項便民專項行動,落實百項具體措施,建立千人體驗師隊伍”為主要內容的便民春風行動方案,用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。
深圳羅湖推出“反向辦”:將“人找服務”變為“服務找人”
“‘反向辦’就是利用數據賦能基層精細化治理,將‘人找服務’,變為‘服務找人’?!?月15日,羅湖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閆婷婷在羅湖雙周發布“反向辦”專場上介紹,依托大數據,政府可以精準定位福利、津貼“應享未享”人員,為市民提供“線上+線下”服務到家全閉環。該服務開展以來,轄區已有近50萬人次享受到了來自政府的主動服務。
深圳:推動數字政府建設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
深圳緊抓粵港澳大灣區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歷史機遇,發揮信息產業發展的優勢,以數字政府為牽引,推動城市管理手段、管理模式、管理理念創新,讓城市更智慧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。
重磅!《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》通過!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!
6月29日,《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》(下稱《條例》)獲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,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。針對上述現象,《條例》規定數據處理者不得以自然人不同意處理其個人數據為由,拒絕向其提供相關核心功能或者服務。
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數字政府建設讓服務和治理更智能
“十四五”時期,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繼續加強隊伍建設,從數字經濟、數字基建、數字政府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、數字生態等多個方面,搶抓數字技術產業變革機遇,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,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攻方向,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建設數字政府、智慧城市、數字生態,促進數字化轉型,引領數字新生活。
深圳知識產權工作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榮獲第一名
從深圳市市場監管局(市知識產權局)了解到,近日國家發改委在全國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上,公布了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18個指標前20名標桿城市名單,其中深圳市知識產權創造、保護和運用指標超越北京,獲評全國第一,這充分體現了深圳在知識產權創造、運用、保護、管理、服務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成效。
深圳發布營商環境改革4.0版,提出222項任務
6月17日,深圳正式發布營商環境4.0改革政策。在此前3版方案先后推出500多項改革舉措的基礎上,此次4.0版打出“組合拳”,圍繞構建要素高效配置的市場體系、打造創新驅動的產業發展生態、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等5大方面,提出26個領域共計222項改革任務。